科创板10亿市值底线,或重构A股市场估值?

浏览:439 时间:2023-06-01 分类:新闻知识
上市公司需把握政策导向,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,在本轮估值重构中维护自身市值,才能增强上板的可能性。

  随着科创板的开板进入倒计时,各企业的申报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。

  在前赴后继的申报之后,目前,科创板受理企业总数已增至84家。科创板,究竟将如何影响资本市场?企业,如何才能有更高的受理几率?

  科创板难在何处

  以A股上市公司的视角来看,科创板的设立,不仅意味着诸多机遇,也给其带来了不少挑战。

  在由算力智库、价值在线联合主办,上海市股份公司联合会协办的“新赛道 新模式 新机遇—如何敲开科创板大门”研讨会上,东北证券(000686)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徐蓉表示,科创板所提出的10亿元市值的最低要求,可能会出现挤压同类的中小板、创业板的估值水平的情况,甚至导致整个A股市场存在一定的估值重构。

  从长期来看,科创板对标A股公司的市盈率存在一定差异,科创板对现有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估值将产生一定的冲击。科创板企业都处于成长阶段或者初创阶段,企业发展和经营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;再加上大多属于高新技术领域,往往尚未形成清晰的市场壁垒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,技术更新迭代速度会加快,也使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。

  此外,和传统A股相比,科创板的退市标准更多样化,其取消了暂停上市、恢复上市和重新上市环节,堵死了公司避免触及退市保壳的各种操作,让“壳”不再具有投机价值。

  因此,上市公司需把握政策导向,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,在本轮估值重构中维护自身市值,才能增强上板的可能性。

  受理企业情况概览

  据算力科创家了解,4月18日,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又披露了新增的3家申请获得受理的科创板拟上市公司,分别为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至此,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受理的企业总数增加到了84家。

  这其中,来自北京的企业数量达到了20家,暂居全国各省市之首。紧随其后的是江苏省15家,上海14家,广东省12家。京、苏、沪、粤四地申报受理企业数,占据了总量的四分之三。

  从行业分类来看,“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”企业数量最多,达21家, “专用设备制造业”和“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”各有18家和16家企业,“医药制造业”以10家企业数量位居第四。四大热门行业企业数,占到受理企业总数的八成。

  已受理全部企业当中,单家公司的融资金额大多在10亿元以内,拟融资规模超过20亿元的企业仅有7家。

  而在长长的受理名单中,如果存在这两类股东,会更被市场关注:一类是参股科创板的上市公司,另一类则是早已家喻户晓的富豪股东。

  面对上板洪流,企业的百像百态

  眼见科创板来势汹汹,各大企业又有怎样的感知呢?

  在这一场以资本市场发展及科创板进程为主题的会议上,来自知名投行、证券基金、拟申报科创企业、上市公司等的50余名专业人士,进行了一场深入解读。

  上海市股份公司联合会副理事长、秘书处秘书长侯郁波在会议致辞中表示:“科创板的设立对中国资本市场以及广大科创企业都意义重大,股联会对科创板高度关注。算力智库是股联会副秘书长单位,我们十分高兴与算力智库合作,为资本市场挖掘价值企业,为科创企业进军科创板提供最新资讯与参考。”

  算力智库创始人兼总裁燕丽认为,数字经济与科创板是鱼与水的关系,因为科创板重点支持的六大领域科创企业,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。

  这其中,数字经济几乎与每个领域都息息相关,是坚实的技术支持。例如,云网端(云计算)是新一代基础设施,而智能化(AI)可推动生产工具不断升级,随之产生堪称核心资料的数据(Data),在通过计算(Computing)优化生产力。此外,前不久回温的区块链(Blockchain)也可提供一套安全可信的隐私数据保护处理环境。

  而作为上市公司智能合规共创平台,价值在线华东区域销售总监革平,则希望能从上市公司的痛点——合规——出发,通过将条文融入流程、让法规助力资本,实现上市公司一站式合规流程管理。

  他认为,创建全面、权威、及时的价值法库,可以为上市公司提供信息披露操作、三会流程管理、合规交易、股东分析、监管动态、投资者关系管理等业务功能,让合规融入公司治理、信息披露、股份买卖、并购重组、再融资、投资者关系等各项资本运作中,帮助上市公司合规运作,在上板流程中最大化规避风险。

  旅游大数据云平台服务商金棕榈CFO刘丙山,则结合其自身职业特性与企业的大数据专长作出判断,大数据领域将是科创板重点推荐的领域。

  因为,在科创板重点支持的六大领域中,若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拆分,主要包括半导体和集成电路、电子信息、下一代信息网络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新兴软件、互联网、物联网和智能硬件等,其中,大数据就是不可分离的坚实技术模块。

[ 责编:陶媛 ]
当前页面由百度MIP提供加速,可能存在部分功能无法使用,如需访问原网页,请点击这里 关闭